16388022_10154326399786696_177684897160589009_n

上屆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講章結集

【第二屆『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』如火如荼,重貼一年前舊文,以趁熱鬧,順手抽水 ~ 原刊於《時代論壇》1485期(2016年2月14日)】

久以來,香港與普世華人教會對於「培靈」的真正意義並未有好好掌握,反而往往把它跟「奮興」、「復興」混為一談,以致經常出現「培靈奮興」甚至「復興培靈奮興佈道」之類一雞幾味的聚會,以為一網打盡節省資源,實則定位不清對象模糊唔知想點。

如前文所述,培靈本身應該是細水長流的深耕細作,旨在培育信徒靈命,建立教會信仰內涵。如是,則不宜訴諸感性激盪,講員對咪狂嚎,台上叫到嘭嘭聲,台下聽到五臟六腑碎裂,痛哭流涕,第N+N次決志把生命奉獻在祭壇上燃燒(但不知要燃燒甚麼),然後第二天照常返工返學飲茶食飯冇嘢發生。

真正的培靈,真正堅實而有長遠效果的靈性塑造,必須建基於紮實的信仰思考,那必然包括了對神學、聖經、歷史、和當代處境的深刻探索。否則,只靠慷慨激昂地打動信眾情緒的所謂培靈會,只不過是拿教會的信仰內涵來「教飛」,把信徒群體的培育建立在浮沙之上,無根無基。

所以,那具有接近九十年歷史的「港九培靈研經大會」,把培靈和研經連繫在一起,並非無因。而這個農曆新年期間首次舉行的「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」,同樣把培靈和研經放在一起,也同樣並非無因。不同宗派、不同傳統、不同神學進路,雖則對聖經的理解和解釋方法不盡相同,但聖經始終是基督宗教信徒共同認信的信仰權威。認真的靈性培育,不可能跟嚴謹的聖經研讀脫鉤;也就是說,研經和培靈兩者之間應該構成一種有機的互相連結(organic interconnection),互相指涉參照,互相補充,更彼此豐富。

而怎樣的聖經研讀(以怎樣的進路、方式、前設來解釋聖經),無可避免會衍生出怎樣的信仰理解與屬靈特質。譬如說,假如你認為上帝最重視的,是你個人靈魂的永恆歸屬,聖經最重要的內容,是上帝對你個人(關乎靈魂)的寶貴應許,這便是你對聖經的前設。基於這些前設,你難免會傾向把經文作「靈意化」(spiritualise)的解讀,把聖經裡面大量談論物質世界的篇幅都理解成是指向屬靈事物的,讀經的時候又往往不斷尋找主對你的寶貴應許,把它們應用到自己個人身上。相反,假如你相信上帝所關心的,不單是你個人的靈魂,聖經所講的,更非單單涉及這物質世界以外的事,而是跟你當前所身處的肉身世界息息相關的,你理解聖經的方法自然大異其趣。

基於種種歷史的、神學的、和在地處境的因素,過去百年的華人信徒,多少都受到上述那種「泛靈意」的讀經前設所影響,不自覺地把豐富多姿而且落地入心的聖經信息抽空了,變得遺世獨立不吃煙火。在這社會、國家、世界風起雲湧之際,刷新我們的研經、刷新我們的培靈的時候到了。

【培靈系列 / 三之三】